中國:變革世紀中的戰略抉擇

中美已同意暫停貿易戰一年,表明雙方有意願管控風險。儘管雙方都致力於增強自身供應鏈和技術的自主性,但此次「停火」不應被視為戰略重置,而應視為邁向共存的務實一步。 

考慮到完全脫鈎對中美雙方都弊大於利,此次緊張局勢的緩和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儘管達成了協議,但雙方都不太可能輕易放棄各自的戰略槓桿(美國依賴晶片技術,中國掌控稀土資源),這意味著在兩個超級大國持續競爭的背景下,不確定性依然居高不下。

欲了解更多專家分析,請點擊此處

變革世紀

早在 2017 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八年後,新發布的「十五五」規劃(第十五個五年規劃)草案強調,這些變化仍在加劇。自特朗普首次執 政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策略已從謹慎參與轉向積極運用戰略槓桿。這種自信在近期的「習特會」上得到充分展現,北京對關鍵資源的掌控已成為真正的談判籌碼。受地緣政治格局變動以及與美國競爭動態的驅動,中國作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抉擇,將重點放在提升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上,這對宏觀政策制定產生了深遠影響。

 

變革世紀

Shanghai Highway at Night

從追求增長最大化到建構韌性

Shanghai financial district

從追求增長最大化到建構韌性

「十五五」規劃的核心在於持續推進國家韌性的戰略重塑。規劃明確 將關鍵技術和供應鏈的自立自強,以及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設列為首要任務,這是對當下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摩擦加劇的明確回應。與此同時,把消費提升為主要增長引擎,反映了中國長期以來向更均衡、需求驅動型增長的轉變。考慮到自上一份五年規劃實施以來世界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上述舉措其實都在情理之中。真正的問題在於:面對嚴峻的國內外挑戰,中國能否實現這一壯舉,達成一系列宏偉目標?

短期政策維持不變

「十五五」規劃作為一項長期發展規劃,不太可能對未來數月逆週期政策的實施方式產生實質性影響。鑑於當前經濟形勢有望達成今年的增長目標,為明年預留一定的政策操作空間顯得尤為必要。我們認為,北京方面將繼續精準施政,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援力度,確保經濟引擎平穩運轉,直至 2026 年。

 

短期政策維持不變

investment talk NPC meeting

對市場的影響

Neutral Stance despite Chinese Equity Rally

對市場的影響

人工智慧、創新藥物以及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的重大突破,推動了今年市場的強勁反彈,令中國股票重新吸引了環球投資者的目光。倘若「十五五」規劃能夠助力中國成為全球創新領域的領軍者,那麼這些行業有望憑藉盈利預期上調以及估值重估,實現進一步上漲。然而,規劃明確將 產業發展置於家庭需求之上,這意味著消費復甦的滯後動態可能會持續存在,進而削弱面向消費者行 業的前景預期。再加上對「舊中國」經濟模式(特別是房地產及其供應鏈)持謹慎態度,綜合多方面因素,我們對整體市場持中性立場。政府債券收益率預計將維持區間波動,因為主要貨幣寬鬆政策將 推遲至明年實施。鑑於市場預期美元將走弱,以及人民幣可能進行結構性重估,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 望進一步升值。

 

資料來源:東方匯理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院、彭博。數據截至 2025  11 日。MSCI 指數以當地貨幣計算。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保證。

全面分析

本文提及的東方匯理是指東方匯理資產管理。本文乃由東方匯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編製。

本文不擬被視為要約或招攬購買或出售證券,當中包括基金股份。本文所載的觀點及/或所提及的公司不應被視為東方匯理資產管理的建議。所有意見及估計可以隨時作出更改而毋須事先通知。在適用之法律、規則、守則及指引允許的範圍內,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及其相關公司對任何因使用本文所載之資料而引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

本文只能分發予獲淮接受之人仕,及任何可能接受本文而沒有違反適用法例及條例之人士。本文並未得到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 的審閱。

本文撰寫的目的只為提供資訊,並不代表已參考個別可能接收到本文人士的個別投資目標,財務情況及個別需求。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投資者不可單靠本文而作出投資決定。

投資涉及風險。市場、基金經理以及投資的過往表現及經濟市場、股市、債市或經濟趨勢預測並非將來表現依據。投資回報以非港元或美元為單位可能因匯率波動而令投資總值下跌或上升。投資可跌可升。

本文不擬提供於美國公民、美國居民或任何根據美國1933年証券法下的規則S所定義的「美國人士」。